随着全球气候急剧变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世界的焦点从金融发展逐步转向环境保护,而环境保护的主要议题就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治理工作。截止到2020年底,有4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已经立法或正在立法中或发布政策宣示了“碳中和”目标,而我国也提出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简称“双碳战略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
那么碳中和究竟是什么?其实,碳中和是一个古老的词汇,地球上最早的碳中和出现在35亿年前。科学界研究报告指出,地球形成于46亿年前,形成初期,地球产生超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到了35亿年前,诞生了最初的原核生物——蓝藻,蓝藻花费了20多亿年的时间将地球上超量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下来,并释放出氧气,逐步形成我们如今的环境。在这第一轮的碳中和过程中,原始地球上的碳以煤、石油、天然气以及页岩气、页岩油的形式储备在地壳里。随着科技发展,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对这些化石能源依赖日益剧增,而首轮固定下的碳又变成二氧化碳再度排放到大气中。所以这就给地球环境带来“倒退”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目前碳中和主要是针对二氧化碳讨论,实际上,高压电力设备绝缘使用的六氟化硫;半导体生产中作为氯氟碳的替代物的全氟化碳;一氧化氮、甲烷等气体,都是碳中和的目标。而在国际上,这些气体也是折合成二氧化碳当量,作为目标予以管控的。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0年以后加速上升,截至2019年,中国全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106亿吨,已经遥遥领先全球。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也正是因为原因过于复杂,中国的碳中和问题才更难得到国际社会的客观对待。所以于中国来说,碳中和是势在必行的国策,它将对未来中国社会和商业模式产生巨大影响。
在“双碳”的背景下,中国各个行业及产业都要实现创新发展及优化转型,其中知识产权会成为发展变革的重要助力。
第一、知识产权助力能源领域快速发展。在“双碳”目标的要求下,中国需在化石能源的使用和碳排放上做更多的调整和改进,其中会涉及到节能环保技术的迭代升级。而知识产权除了为节能环保技术提供基础的专利保护外,还可以通过专利分析找出技术上的空白和漏洞并进行填补。此外,非化石能源,包括风、光、水、电等清洁能源是中国能源领域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新能源产业的技术保护,尤其是自主专利技术保护和专利布局正是时下热点话题。近年来,中国的新能源技术迅速发展,但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发展相对缓慢。举一个国际上的例子:PERC电池技术是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最常用的工艺手段,但与其相关生产工艺的“卡脖子”专利掌握在韩国的韩华集团手中,全球PERC电池生产工艺基本上都被韩华专利保护的范围所覆盖,该专利对其他国家的光伏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韩华集团目前在全球各地针对重点厂商提出专利诉讼,截止目前,这些重点厂商都没有有效应对手段。从这个案例不难看出,专利保护和专利布局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从另一个角度看,专利诉讼也是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针对专利侵权的有效反击手段。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第二、知识产权助力企业商业模式转变。在碳中和的环境下,技术、商业以及产业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模式较之前发生巨大的变化。举个例子,以前手机数据的处理,需和云端相连,由云端处理后将结果反馈到手机,就速度而言相当快捷,但手机数据,如发送的信息、每封邮件、每段数字化影片或图片等都将寄存在服务器中,这些大型系统同样会产生巨大能耗,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如今,我们更多是将手机和区域性的处理终端相连,手机数据的处理从云计算模式变成了边缘计算模式。边缘计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这将大幅降低计算能耗问题,因此边缘计算模式也被称为“绿色计算”模式,这种模式的改变离不开技术的改变,其也会影响到商业和产业的发展。在商业模式加速转变今天,知识产权工作除提供最基础的技术专利保护以外,也同样影响着商业模式的转变。美国最大的智慧储能网络——Stem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商业模式转变确保了其在美国的行业领先地位。Stem公司有几十件专利,该公司通过包括底层技术、管理系统、产品、商业模式、服务以及产品+应用场景的全方位专利布局,顺利实现了其商业模式的巨大转变而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失的影响,可见包括专利保护、专利布局和专利导航等内容的知识产权工作对企业商业模式的顺利转变起到的非常巨大的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第三、知识产权助力“碳交易”获取更高价值。目前,中国采用指标+碳汇的方式进行行业管理,而碳汇是“碳交易”其中的一种类型。自碳中和一事进入国际视野还尚未发酵之时,中国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做了相关的部署。全国范围内共签发了6000万吨左右的碳汇指标,目前已经消耗约2000万吨。但由于“碳交易”还是初步发展阶段,所以价值成为其发展的关键要素。2021年8月18日,由东吴证券主承的全国首单碳中和知识产权质押创新创业债-“金通灵科技集团2021年绿色创新创业公司债券(专项用于碳中和)”在深交所成功发行,发债规模7200万元,其综合成本仅为2.48%,这也是是全国首单碳中和信用保护凭证,苏州银行等众多投资者积极参与认购。该债券的成功发行再次体现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低成本高价值”,也从侧面反映出知识产权可以为“碳交易”创造出更高的价值的不争事实。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对“双碳”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二者也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未来知识产权不仅要推动国内碳中和市场的发展,还要为立足国际碳中和市场做准备!